面向对象的四大特征
- 「抽象」定义:抽象是将一类对象的共同特征总结出来构造类的过程,包括数据抽象和行为抽象两方面,抽象只关注对象的哪些属性和行为,并不关注这此行为的细节是什么
- 研究事物的静态特征(属性)
- 研究事物的动态特征(方法/函数)
- 形成结果(类,class)
- 类和对象相互转变(new)
- 举例说明: 学生有姓名,有年龄,有身份证号,这些都是静态特征,即属性 学生会吃饭,会睡觉,会学习,这些都是动态特征,即行为。 代码实现: Student.java ```java public class Student { //1.1 研究事物的静态特征(属性) String name; int age; String cardNo; //1.2 研究事物的动态特征(方法/函数) /*
- 吃饭 / void eat(){ System.out.println(“吃饭…..”); } /
- 睡觉 / void sleep(){ System.out.println(“睡觉…..”); } /
- 学习 */ void learn(){ System.out.println(“学习…..”); } 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{ //声明一个学生类型的变量,指向内存当中学生的一个实例(1.3-1.4) Student s1 = new Student(); //类到对象 s1.name = “李四”; s1.age = 23; s1.cardNo = “13012411”; System.out.println(“姓名:”+s1.name+”,年龄:”+s1.age+”,身份证号:”+s1.cardNo); s1.eat(); s1.sleep(); } }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27
28
---
2. 「**封装**」
定义:通常认为封装是把数据和操作数据的方法绑定起来,对数据的访问只能通过已定义的接口.面向对象的本质就是将现实世界描绘成一系列完全自治,封闭的对象,可以说,封装就是隐藏一切可隐藏的东西,只向外界提供最简单的编程接口。封装给对象提供了隐藏内部特性和行为的能力,对象提供一些能这被其它对象访问的方法来改变它内部的数据。
提供构造方法(有了构造方法才能通过new去构建一个对象
- 构造方法必须和类名称一样
- 构造方法不能有返回值)
空参构造系统默认存在,但是当你手动加入了有参构造,默认的空参构造将不再存在
```java
//空参构造
public Student(){ };
//有参构造
Student(String name){
this.name = name;
System.out.println("初始化成功...");
}
//有参构造
Student(String name,int age,String cardNo){
this.name = name;
this.age = age;
this.cardNo = cardNo;
System.out.println("初始化成功...");
***********************
//有了构造,在主方法中便可以创造对象
Student s1 = new Student(); 空参构造
Student s2 = new Student("王五"); //有参构造
Student s3 = new Student("赵六", 22, "13012412"); //有参构造
}
- 静态块(做的类的初始化的工作,执行在new之前)静态块用于放创建对象前要做的一系列事情,比如说一个学生,首先要被孕育,然后出生…等等
- 控制访问
- 「继承」(关键字:extends)
- 目的:对父类和方法的复用 继承是从已有类得到继承信息创建新类的过程,继承让变化中的软件系统有了一定的延续性,同时继承也是封装程序中可变因素的重要手段.子类继承父类属性(静态特征)和方法(动态特征),继承必须遵循封装当中的控制访问 访问修饰符决定了是否可以继承
- 「多态」多态性是指允许相同或不同子类型的对象对同一消息作出不同响应
-
重载:同一个动作作用在同一个对象上拥有不同的解释 overload 重载又称静态多态,编译时多态
-
重写:同一个动作作用在不同的对象上拥有不同的解释 override 重写又称动态多态,运行时多态
「狭义的多态指重写」